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西藏实践:绿了高原 红了日子
时间:2025-03-03 09:10:53来源:中新网

3月临近,春天的风又吹回了雪域高原。日复一日,这里冰雪消融,这里山野泛绿,这里幸福洋溢。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鲜明的区域品牌。

科学规划赋能新机制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源于这里,因此被称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牵系着全球气候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繁盛。因此,科学规划对这里的绿水青山意义非凡。

西藏自治区政府科学规划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法律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草原生态保护、推进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等工程,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的恢复。西藏自治区还加强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确保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拉萨市当雄县为筑牢安全生态屏障,积极推进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探索出了“首绿换金”的发展模式:依托区域生态品牌和独特的游牧文化,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生态搬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当雄县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足特色水文章,打造民族品牌,实现“7100”“5100”天然饮用水品牌声名远扬。“我来这里工作已经6年了。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既能照顾家里,自己也实现了就业。”西藏纳木措实业有限公司员工顿珠次仁告诉记者。

国土绿化绘就新绿野

2024年,西藏自治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科学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106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600万亩,新增庭院绿化面积6000亩;南北山绿化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播种造林、巩固提升近70万亩;建立首个人工林碳汇监测示范基地,完成首笔绿电交易。

在治理退化草原问题上,“只要人妥善安置,草自然就好了,生态也会好转。”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从放牧中退出的牧民变成草原管护员,守护着草原的生态。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点的“生态产业反哺”模式带动那曲市收入增长,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舞。据统计,2024年,西藏自治区共安排生态岗位43.98万个、下达补助资金15.23亿元,让一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农牧民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稳定增收。

半个世纪以前的隆子县隆子河谷一年有近8个月沙尘天气,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沙尘中抖动。在一代代隆子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如今的隆子河谷自然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降水量高了,沙尘天数减少了;良田增多了,盐碱地减少了,筑起了一道绵延40多公里、占地7.5万亩的“绿色屏障”。2019年,隆子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隆子县出售沙棘果和沙棘苗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沙棘林中,种植美国兰草、紫花苜蓿草等面积达3500多亩,年均收割3次,可有效解决牛羊饲草料短缺问题,多余草料还向农业农村局、奶牛基地等销售,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生态产业绽放财富花

如何让西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随着西藏生态农业的发展,各族群众实现了从“生态守护者”到“红利共享者”的华丽转身。西藏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我们家有6棵核桃树,一年能产1000多斤核桃,近几年,通过到山南的物资交流会上售卖,每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山南市加查县果热村农民扎西次仁开心地说道。加查县的核桃产业,将种植、加工与文旅紧密相连,如今,加查核桃年产量达到11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速推动了乡村发展。

碳汇经济在西藏悄然发展。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防护林的人工林碳汇监测点成为西藏首个人工林碳汇监测示范基地。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介绍:“这里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涡度相关技术,以每秒10次的频率对方圆两公里的人工林进行测定,捕捉三维风速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并实时记录人工林碳汇状态,同时监测地下剖面二氧化碳浓度,解析不同层次土壤向大气传输二氧化碳的过程。”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围绕碳汇测定和提升开展工作,持续服务于西藏生态系统碳汇精准量化和优化。

“2024年,林芝市完成7县(市、区)森林、草原、湿地生物量和碳汇储量计量与分析报告、碳中和固碳潜力评估报告专家评审,初步估算林芝碳储量经济价值约2169.48亿元。”林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24年“藏电外送”电量17.91亿千瓦时,将西藏清洁能源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5个地区14省市,创造经济效益约4.9亿元,助推中东部等地区节能降耗。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汪晓冬说:“那曲市正在加快推进光伏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目前装机规模达到了500兆瓦,努力推动发展与降碳减污共赢。”这种“牧光互补”的模式,动员牧民在放牧间隙参与设备维护,形成“绿电生产+生态畜牧”的双赢格局。

西藏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探索实践中,有所收获,未来还将继续前行。

标签: 绿山咖啡官网 牛奶咖啡微博评论星巴克

生活指南
  • 宁波银行独主的全国首单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混合型科创票据成功发行

    近日,宁波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高校科技成果

  • 云南云兰高速全线建成通车

    中新网昆明1月27日电 (罗婕)记者27日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

  • 春节出行 如何防范呼吸道传染病?这份提示请收好

    随着春节临近大家走亲访友出门旅行等活动逐渐增多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 元旦喜乐汇 校园展风采——西平县专探于庄小学开展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

  • 日薪200元招聘“考研祈愿师”?招聘APP新岗位引热议

    日薪200元招聘考研祈愿师?招聘APP新岗位引热议,网友惊呼太离谱202

  • 福建省发布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收费指引

    12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收费十要十

  • 贵州在农交会推介品牌农产品 实现签约额超3.46亿元

    中新网广州11月30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

  • 3000多米地下,年产百万吨页岩油怎么压出来

    尘封2 5亿年,13年艰难解锁3000多米地下,年产百万吨页岩油怎么压出

  • 广西玉林建设世界香料之都

    【东盟专线】广西玉林建设世界香料之都中新社广西玉林11月12日电(杨

  • “天价药”开出“平民价”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呈现三个新特点

    央视网消息:国家医保局10月27日正式启动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

  • 中老铁路“跑”出新变化

    位于中国西南的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内,大卡车来回穿梭,巨大吊臂抓

  • 即时看!​西平县酒店初级中学开展法治报告会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

  • 中新教育丨李晓兵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世界快播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3日,教育部人事司

  • 苏炳添:目前中国短跑水平比以前高出一大截

    中新网广州8月31日电(记者 蔡敏婕)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31日在出席广

  •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要求 焦点关注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要求。持有有公认的本科院校授予的一等或二

  • 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烈日下的水源保卫战

    由于连续高温少雨,驻马店市驿城区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天气,多年未见的旱

  • 民生
    • 1300余名跑者畅跑秦巴山脉 山水间乐享运动之趣

    • 产学研多方携手助力上海临港打造全球再保险创新高地

    • (身边的变化)河南南阳:一个个产业集群挑起县域经济发展“大梁”

    • 环球关注:2024年国庆档预售票房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