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孩子,需要的不是博士老师。︱DK中国县域报告93
我们做了一个栏目:《中国县域报告》。每周梳理「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的那些事情,一起破除「五环内思维」,一起感受中国的另一面——「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文︱德科地产频道编辑 卢丹婷
(资料图片)
县域孩子 需要的不是博士老师
近年来,「县中塌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出版的《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又一次引发了媒体对于县域中学的广泛讨论,其中包括「县二中」这个词。
▲林小英专著《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简单解释,每个县都有一所聚集了该县最好资源的「县一中」,而县域内剩余的其他普通中学,可以统称为「县二中」。
资源不发达县域的「县二中」们很迷茫。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都经历了省、市、县一中的层层瓜分,在生源、师资都不好的情况下,学校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在林小英教授看来,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评价,不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基础教育不应该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即,「县二中」可以不培养精英,不用升学率来评估它的教学质量,而是给予学生正确的基础教育。
「县二中」的问题不只是高中的问题,更是县域内所有学校的问题。
如今发达城市连小学老师都在招聘研究生,甚至博士毕业生,但是县域所需要的,显然不是更高学历的老师。相比老师的高学历,学生们更需要填补的是认知上的鸿沟。
一场场带乡村孩子走入博物馆的公益活动,暴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数据:2018年,我国参观博物馆的总人次达到10.08亿,但参观重点博物馆的客群中,五线以下城市客群仅占3.69%。许多县中学生可能从来没有去过博物馆,他们缺乏一扇探索知识世界的窗户。
▲贵州各部门发起的公益活动,邀请贵定县一学校的孩子和老师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参观。图源: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
林小英教授分享了一所县中的教育改革内容:提供免费早餐,让老师们愿意来监督学生早自习;把寒暑假充分利用起来,给孩子们补补课;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就引入小语种如日语,让学生可以选择日语高考(新高考外语包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门)。这么简单却脚踏实地的改革,让这所县中从升学率极差到本科上线率63%。
我们过去写过的「县二中」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他们实施教育改革,开设「一块屏」公益网班。他们通过这块屏幕,同步的不仅是大城市超级中学的课程内容,还有更多信息的交互。
湖北省的恩施初中试点「未来教室」,在县域开设紧跟时代的科技课程和兴趣课程。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爱好,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和提升成绩一样重要。
县域中学的「县中困境」突破口,或许和县域产业的突破口相同。县域经济求发展,不一定要效仿一二线城市的产业模板,而是可以根据在地优势,将原本的小产业做大做强。诸如江西丰城的废品回收可以做成800亿的产业,浙江平湖这个70万人口的县级市,做出了全国80%以上的羽绒服……
「县二中」们可以做什么?不一定要模仿一二线城市超级中学的精英学习方式,也不一定是孤注一掷地复制苦行僧般的衡水模式。在聚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掘在地的特殊教育赛道,就算学校不能弯道超车,也可以让县域的孩子们减少对前路的迷茫。
(本文根据《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FT中文网、《人物》报道改编整理)
其他县域新闻
● 8月11日,湖南省委书记到湖南省古丈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表示要积极试点推进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代表着继山西取得人口小县机构改革阶段性成果后,又一地加入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行列。
● 8月11日,古金高速公路水落河特大桥主拱圈顺利完成合龙施工,这意味着四川省古蔺县的县城至龙山镇车程将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 近日,全国首个提出「元宇宙产业政策」的县级政府海南陵水县在元宇宙领域又有新动作,对「元宇宙」活动服务公开招标,最高限价2300万元。
● 8月12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通知,江苏新增19个农村物流达标县。至此,江苏省有50个县(市、涉农区)建成农村物流达标县,占全省县(市、涉农区)总数的79.36%
● 近日,江西省定南县U11男足受邀参加首届「越洋的少年」七彩足球挑战杯比赛,并将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联合发起举办大湾区青少年足球联赛。此前,U11男足代表也跟随赣州市政府文化旅游体育代表团出访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家,与当地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进行了足球交流赛。这个山区县,正在青少年足球运动中频频出彩。
编辑︱卢丹婷 后期︱沈奕飞
视频编导︱费嘉 摄像指导︱王德正
策划︱王冬莺 主编︱何玲 流程︱周慧慧
总编辑︱刘德科 书法艺术︱陈志亨
标签: